本報訊 前天是三八婦女節(jié),,來自星星的“都教授”和北大“科學男神”dr.魏相逢《最強大腦》,,讓教授在這一天里成為最火名詞,。以往總給人留下刻板印象的教授,,瞬間活色生香起來。
昨天,,浙江財經(jīng)大學女教授聯(lián)誼會也相聚聯(lián)歡,,以此宣告:女教授同樣有情趣。
“我們是一個文科院校,,相比于一些理科學院,,女老師要多一些。不過這兩年,,無論是考試也好,,工作也好,女性的表現(xiàn)越來越好,,已經(jīng)成為趨勢了”,,女教授聯(lián)誼會會長、浙財中文系教授姚紅告訴記者,。
想進高校當老師,,難度自然不必說。拿浙江財經(jīng)大學來說,,底線就是一張211或985院校的博士文憑,;對于浙江大學而言,條件更為苛刻,,多要求有海外知名高校的教育背景,。
但在這樣的高門檻下,高校女教師的比例仍在不斷上升,。根據(jù)中國教育統(tǒng)計年鑒的數(shù)據(jù),,從1989年到2009年,二十年間,,高校女教師的比例已從不足30%上升至近50%,。
但常有人打趣,,女博士是“第三類人”,。再熬成女教授,,被“剩”的風險就更大了,。
所以姚紅想在聯(lián)誼會里,,讓女教授們用“過來人”的身份,為尚處于事業(yè)起點的“女青椒”們(“青年教師”的縮寫)指點迷津,。
姚紅教授告訴記者,,在大學校園里,男女之間的平等使得女性不可能擁有特權,。把女的當男的使,,早就是一條“行規(guī)”?!肮ぷ魃厦?,我們的工作量和科研壓力和男教師是一樣的,但回歸家庭,,面對孩子和家務,,我們則要承擔更多的負擔?!?換言之,,職業(yè)女性與家庭成員的雙重身份,往往使女性的責任和壓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