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無數(shù)學子畢業(yè)離開校園,,許許多多分離在上演,,更多的是青春在肆意揮灑,。最近,,浙江財經(jīng)大學東方學院一畢業(yè)生寫的小說《天空的空》,,在微信上走紅,,引發(fā)不少共鳴,,被網(wǎng)友譽為“最美畢業(yè)季小說”,。
寫這部小說的,,是東方學院2010級文學專業(yè)的施云鵬同學。
小說講述“大學最后一年”
小說講述了中文系男生在大學最后一年的學習,、感情生活,,四名主人公性格各異,,小說第一人稱是男生蔡溪云,他為人不溫不火,,心思細膩,,總是用感恩眼光看待一切。他認為世上沒什么是理所當然的,,他對于生活,、對朋友充滿了感激之情。
“不少人看過《草木年華》,、《畢業(yè)那天我們一起失戀》這樣的青春小說,,作者都是工科男?!笔┰迄i說,,“這次我希望讓大家看到文科男生的世界。我在小說的后記中對于什么是‘天空的空’做了詳細解釋,,最主要的是告訴大家,,我們的大學真的很美好,但是留不住的,?!?/P>
《天空的空》即將由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出版,責任編輯羅羅說:“這部小說代表了很多人的青春,。審稿時覺得,,小說里的很多事情在自己身上也發(fā)生過。小說給人的感覺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張狂,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小說很耐讀,,我相信會受到大家喜歡,。”
學妹宋窈是個忠實讀者,,她認為:“他不追求復雜華麗,,行文幽默,讓人不知不覺陷入思考,。美好的大學回憶都包含在小說里,,就像體驗了一場難忘的戀愛,畢業(yè)季很悲傷也很感人,?!?/P>
粉絲像追韓劇一樣等連載
《天空的空》在浙江財經(jīng)大學東方學院的學生會官方微信上連載,。
英語專業(yè)大三學生孫凱麗說,整個寢室的女生都在看,,像追韓劇那樣等更新,,“每天兩個章節(jié)實在太少了,不過癮,?!?/P>
微信連載帶來的高人氣,是作者沒想到的,。施云鵬以前曾把小說放在一些論壇上試著連載,,“但效果一般”。不少同學在朋友圈轉(zhuǎn)發(fā),,甚至連同學的爸媽,、老師看了也在轉(zhuǎn)發(fā)?!八麄兛戳苏f,,覺得我們的學校很不錯。我想如果以后有人因看了我的小說而報考我校,,那我一定會開心死,。”
該校院學生會微信平臺的工作人員繆斯提供了一組數(shù)據(jù):小說連載第一天,,微信平臺閱讀量達到近一個月的峰值,。
“聽說學長即將出版小說,我們在第一時間找到他,,提出在微信平臺連載,。學長同意了?!笨娝拐f,,“為了連載,由專門的美工小組做了好幾張圖,?!?/P>
“浙財東方學生會”微信平臺上,網(wǎng)友“我是一只魚”這樣留言:“看《天空的空》,,讓我一個才大二的人有了即將畢業(yè)的感覺。有好幾處文字,,我都有落淚的沖動,,為他們的分離,他們的和好,。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或許是——在我最美好的年華遇到讓我怦然心動的你,?!?/P>
這是一場校園青春獻禮
施云鵬從小偏愛文學,高考選了漢語言文學,,在大學里他開始嘗試寫作,,經(jīng)常在報紙上發(fā)稿,還在大浙網(wǎng)擔任過實習編輯,,他寫的東西被大家認為“很有閱讀感”,。
“寫小說是興趣也是專業(yè),大學老師的鼓勵是我動筆的動力,?!笔┰迄i說:“《新聞寫作》課上,老師讓我到臺上講新聞,,評價我特別有講故事能力,。后來《散文寫作》課上,陳明亮老師激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作欲望,。我們作為第一屆外遷新校區(qū)的學生,,跟隨學校經(jīng)歷了很多事,如今回憶起來,,有很多收獲,,這是我能夠動筆的源泉?!?/P>
“不論是在小說還是在現(xiàn)實中,,大四這年,我們會做了很多平時不會做的事,,各種玩,、各種努力、各種留戀,,也更愿意去表達,。我們離開校園走入社會,會有很多未知,、迷茫,,若干年后回頭,看見這個夏天的一切,,我一定會表揚自己,,也會收獲更多的勇氣。這就是我們的青春獻禮,?!?/P>
對于學生寫小說走紅一事,人文與藝術分院院長陸蕓說:“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出書已經(jīng)不是個例,學院每年都有這樣的學生,。學院在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中重視學生的寫作能力,,注重發(fā)現(xiàn)學生個體優(yōu)勢。寫小說出書,,既是學生專業(yè)興趣的一種延伸,,也是學校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在這部小說里,,我很欣慰地看到了學生對學校的認同,。”
校園篇
大一,。
我們來的那一年天氣很熱,。圖書館還在建設,所以報到處被安排在一食堂一樓,。報到簽名時,,我對班助姐姐說:能不能把你手上的小扇子給我呢。學姐大方地答應,,把扇子送給了我,。
四年過去了,這把扇子還在,,天氣熱的時候還能扇出涼爽的風,。
那時候的景行湖還是一片的平地,學校甚至連草坪都沒有,。挖土機在圖書館旁邊的沼澤荒地上一寸一寸地開挖,,園林工人在路上一棵一棵地栽。
漸漸的,,圖書館的手腳架全部拆除,,露出了真容。而我們也已經(jīng)完全習慣了學校的生活節(jié)奏,,每天上課,,吃飯,睡覺,,沒心沒肺地開心著,。
圖書館第一次試燈的時候,一樓至七樓所有的燈光開了整整一夜,,所有的人都說特別漂亮,。燈光倒映在景行湖上,如夢如幻,。
從學弟變成學長,。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幫助過我們的前輩?,F(xiàn)在輪到自己了。
桂花樹栽了一年就開花,,每年秋天都很香。
柚子樹一直到第三年才重新掛果,,很苦,,但是可以當足球踢著玩。
學校外的小販換了一批又一批,,但也有堅持留下的,。最后一年見得少了,每次見面還會對我說:小伙子好久不見,。
課少了,,甚至連人文與藝術分院的教學樓都很少走去。為了辦理各種畢業(yè)手續(xù),,又開始出沒,,卻發(fā)現(xiàn)一樓被布置成了藝術學生的展廳,擺上各種好看的藝術作品,。
閑著沒事就會在學校里走來走去,。跑去聽低年級的課,碰到相熟的老師,,就嘿嘿嘿地笑一下,,也不會被趕走。
班會篇
“十年后,,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是我們10文學一班最后一次班會的主題。我們每個人拿著一張空白的A4紙,,在紙上密密麻麻地寫下自己的期望,。然后折疊好裝入信封,投入信箱,,由班長保管好,。
那么十年后,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我沒有什么特別偉大的想法,,我寫的是十年后我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我有一套已經(jīng)付清房貸的房子,。我有我的妻子,,有我的小孩。我們每年一起旅游,。
只寫了這么簡單的一件事,,卻用了整整一頁的篇幅,。當它被投入信箱的時候,一切就開始發(fā)生,。
為此,,我還要投入的是:十年。
十年以后,,我已經(jīng)三十幾歲了,。那時候,我還年輕吧,。
生活每天都在繼續(xù),,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拭目以待。
對未來有期待,,離別反而不傷感,。
不是告別,是向未來啟程了,。
我們不再害怕現(xiàn)在的離別,,微笑著揮手跟過去,跟大家說再見,,去明天,,去下一個路口。
我們會變得更好,,更優(yōu)秀,,更強大,我們就算分散五湖四海,,但是四年建立的友誼卻不會斷了散了,,就算以后再沒有見過面,我們還是記著對方,,想著對方,,分享彼此的消息,彼此的幸福,,彼此的喜悅,,就像曾來都沒有離別過那樣。
網(wǎng)址鏈接:http://qjwb.zjol.com.cn/html/2014-06/20/content_270843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