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綜藝節(jié)目《爸爸哪兒去》引起了大家對于兒童家庭教育的關(guān)注。各大衛(wèi)視即將推出山寨版的親子欄目,,但是比衛(wèi)視動作更快的先機,,卻是一群浙江財經(jīng)大學東方學院的大學生。本周末,,在杭州城西一家親子咖啡館真人版,、山寨版“爸爸去哪兒”火熱開機。
零成本小劇組山寨版PK大制作斥巨資
相比湖南衛(wèi)視投入大成本,,40個機位,,由臺長請明星的陣勢推出的欄目。山寨版的“爸媽都去哪兒了”卻來了個零成本,。六個大學生分工合作,,三臺機位,場地由咖啡館免費提供,,器材從學校廣告實驗室借用,,小朋友由家長網(wǎng)絡(luò)報名。
團隊負責人浙財大東方學院大三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唐長利說:“因為我們在財經(jīng)類院校讀大學,,所以對商機特別敏感,。而我又是學校的學生記者,對新聞也有一定了解,。所以在看到‘爸爸去哪兒’欄目火了以后,,我們就在想,用視頻記錄4-6歲兒童的成長將是一個很大的藍海市場,。我和我身邊的同學一拍即合,,我們團隊一共有六個人分別來自工商管理、廣告學,、人力資源專業(yè),。”
唐長利告訴記者,,“我們聯(lián)系了一個幼兒園班級,,提出的是有償制作,一開始只是試水,沒想到家長的積極性很高,,第一天就報名了8個家庭,,我們從中選取了6個小朋友進行第一次拍攝。因為是第一次拍攝,,我們選小朋友的時候也比較有代表,。在以后的拍攝中我們也會對報名進行推廣?!?/P>
負責此次活動文案策劃的工商管理專業(yè)大二學生徐夢潔和張文倩告訴記者:“因為場地和資金各方面的限制,,我們在方案策劃上也動了很多腦筋。比如在小朋友的挑選上我們分別選了性格相異又能互補互助的小朋友,。因為我們的活動現(xiàn)場,,沒有爸爸參與而只有小朋友的表現(xiàn)。所以我們把‘選房’改成了‘選飯’,,把尋找食材做午餐,,改成了尋找水果做拼盤。雖然我們在活動形式上改動了,,但是我們最后要表現(xiàn)出的小朋友的性格和成長的效果沒變,。”
贊助商+收費拍攝成為團隊贏利模式
這樣的拍攝和影樓拍攝的微電影有什么不同呢,?唐長利說:“主要的不同是影樓是模版式的拍攝,沒有創(chuàng)意和策劃團隊,。也許他們的拍攝效果和后期會強于我們,,但是從爸爸去哪兒了這個欄目的走紅,我們發(fā)現(xiàn)家長們更喜歡記錄的不一定是孩子美的一面,更愿意的是當孩子面對挫折,,面對困難時的真實表現(xiàn),。有可能失控、或者哭或者生氣,是家長更愿意幫孩子記錄下的瞬間,,而我們的團隊就是想要打造和記錄這樣的瞬間,。”
關(guān)于贏利模式,,唐長利告訴記者:“因為大學期間,各個專業(yè)的同學都想鍛煉一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能將專業(yè)知識實際應(yīng)用上去,我們都覺得做的過程學到的會比賺錢更重要,。”
“就拿這次的活動來說,,場地的贊助商為我們提供了不少實物甚至是活動的經(jīng)費,,另外參與活動的家長也會付出一定的費用?!碧崎L利表示,,雖然這是他們首次進行這樣的活動,但是他們有明確的盈利模式,,一個便是通過優(yōu)酷和土豆網(wǎng)點播的次數(shù)廣告贊助,,另一個是活動收費,,目前他們已經(jīng)開始和一些活動商接洽。